【医疗药业】研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
苏州特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,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,是一家以创新驱动、专注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制剂的全产业链制药企业集团。公司拥有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,在苏州和淄博建有研发中心、中试基地及cGMP标准生产基地。
公司已有30余个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在国内外获批上市,原料药60%出口海外,艾地苯醌、培美曲塞二钠等品种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。2022年首仿品种尼洛替尼胶囊挑战原研专利成功,成为国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下首个获批的产品;同年首个制剂在印尼获批上市,2024年实现首次制剂出海。
公司连续多年入选“未来医疗100强”,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、苏州市质量奖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等荣誉。

一、科研项目分散管理,过程追踪缺失导致进度与成果难以量化
公司科研项目数量多、周期长,涉及多个部门协作,之前主要依赖Excel与人工汇报进行项目管理,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。项目立项、预算、进展、成果归档均分散在不同渠道,缺乏可追溯的全过程记录。由于无法实时掌握各项目的阶段进度与投入产出情况,项目管理难以及时决策项目优先级与资源分配,部分项目存在周期延误、重复研究或资源浪费等问题。
二、成本构成缺乏透明化管理,研发与生产费用核算偏差大
成本数据由财务部门手工汇总,原料、试剂、设备折旧、人工等费用缺乏系统化归集与分摊机制,项目成本核算精度低。不同部门在费用报销与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异,导致项目实际投入与预算偏离。难以基于真实成本数据进行项目绩效评估或成本优化决策,影响企业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与利润管控。
三、工时记录依赖人工汇总,数据不准确影响绩效与成本评估
研发与生产员工的工时登记多采用纸质表单或人工录入方式,缺乏系统化采集与验证手段。由于人工统计易出现漏记、误记或滞后录入,导致工时数据与实际工作量不符,绩效考核及项目成本分摊缺乏准确依据。同时,管理层无法通过实时工时数据分析各环节效率与人员负荷,影响项目计划调整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。
一、 依托低代码平台构建科研项目管理系统,实现从立项到收尾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
通过低代码技术快速搭建项目管理系统,覆盖立项、任务、流程、成果归档等核心环节。系统支持项目任务分解、阶段进度跟踪、责任人分配及成果文档集中管理,关键节点可配置审批流程,确保过程留痕与进展可追溯。同时,提供项目进展、资源投入、成果产出等多维度可视化报表,帮助管理层实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。
二、 打通财务系统接口,实现成本数据的自动汇总与分析
系统与财务模块无缝对接,可自动匹配项目预算科目,实时汇总各类费用支出,包括原料、人工、设备折旧、试验消耗等,自动生成项目成本执行报表。支持成本对比分析与预算预警,确保每个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透明、数据可追溯,为财务核算与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。
三、 对接钉钉考勤数据,实现工时自动同步与灵活分配
系统自动同步钉钉考勤与打卡数据,形成基础工时池。科研人员可根据实际投入,自主分配工时至具体项目与任务,系统自动计算项目工时成本并生成统计报表。管理层可通过可视化看板实时掌握人员投入强度、项目进度与工时分布情况,为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优化提供量化依据。

立即开启您的数字化管理
用心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专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业务咨询